当前位置:深圳电动卷闸门情感细节决定成败名人素材(晋商故事丨细节决定成败)
细节决定成败名人素材(晋商故事丨细节决定成败)
2022-08-21

晋商,是指明清时期山西籍商人的简称,是当时我国最大的商帮。

数百年来,晋商以中华传统的儒家文化为根基,创造了辉煌的业绩,以祁县乔家、榆次常家、太谷曹家为代表,除了为我国留下了丰富的建筑文化遗产,更留下了许多精神文化和管理遗产。今天我们就讲一个流传在呼和浩特一带祁县乔家“复”字号在归化城通顺店的“一根头发”的故事。

乔家在包头开办的复盛公商号,在第四代掌门人乔致庸(1818~1907)带领下,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商业成就。相传他出生前,他父亲乔全美梦见一轮火球从天而降,照亮了庭院,乔全美认为是非常吉利的预兆,因此给他取乳名为“亮儿”,希望他长大后光大门楣。乔致庸当家后,把乔家的复字号打造成了极其庞大的商业旗舰,垄断了包头的商业市场,乔致庸也被人称为“亮财主”。乔致庸又依托复字号庞大的商业网络和雄厚的资金,向国内各大商业城市发展,其中就在归化城投资开设了通顺店,也取得了巨大成功,乔致庸被归化城人称为“乔百万”,而他的真名人们却知道的不多。

乔致庸

光绪年间,乔致庸在归化城投资了经营百货的通顺店,按惯例,聘任一个祁县同乡担任掌柜(当时的掌柜类似于现在的职业经理人)。当时,归化城是绥远第一商业重镇,商业竞争十分激烈,本地商号大盛魁、天义德、元盛德“三大号”哪一家也并不逊色于乔家复字号,其中大盛魁综合实力比复字号更强大。在这种情况下,为了能打开市场,并在强手如林的归化城站稳脚跟,以至于有所发展,这个掌柜的不敢稍有松懈,昼夜操劳。大多数时间晚上也睡不安稳,吃饭也吃不出个滋味。

有一天夜里,掌柜的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情苦思冥想,辗转反侧,翻来覆去睡不着觉。于是,就叫来小伙计为他清理打扫被褥。小伙计把掌柜的铺的盖的一层层揭开,仔细打扫清理,只发现了被褥中有一根头发。即使在现今,如果换了我们服务领导,遇到这事,肯定也心里很不高兴,认为这掌柜的太难伺候了。于是伙计以后就和店里的同乡们发了些牢骚。

当时复字号绝大多数用的人都是祁县老乡,“十拉九亲”,这件事不久就被乔致庸派到归化城的的管事知道了。他认为掌柜的这么娇气,怎么能辛苦经营生意,我乔家要的是干事创业的,不需要这样的“老爷”,于是就写信给坐镇祁县的乔致庸,告知了此事。乔致庸接到信以后,也没有认真调查,就决定要开了这个掌柜。恰好这年掌柜任职三年期满,年底算帐时,掌柜就被开除了。掌柜被革除职务后,就回祁县老家种地去了。

掌柜的实际上是个很勤快的人,回乡后无事一身轻,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种地虽然辛苦、但是脑子却落得轻闲自在。经常在午间放下锄头,就在树荫下的田边地头歇息,倒头就睡。

自从掌柜离开后,逐渐就竞争不过同行东胜店了,生意是“二大娘过年,一年不如一年”。乔致庸十分忧虑,对当年开除掌柜的轻率举动心中有些后悔。

这年的一个夏日,乔致庸到掌柜家拜访,路经庄稼地,见掌柜横躺在田边地头睡得十分香甜。等掌柜醒来,他们就在田埂上席地而坐谈过去的事情。谈话中乔致庸想起过去“头发”的事情,不由地问道:“你当年层层铺垫睡不着觉,现在睡在坑洼不平又硬邦邦的地上,用黄土坷垃当枕头,却能呼呼熟睡,你说这是什么原因?”掌柜微微一笑说:“人们说无事人睡得安然觉。那时身负重任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,脑子不得消闲。今天无事一身轻,只想着一件事,在地里下辛苦就会有所收获。别的什么也不用操心,这样无论哪里,就能倒头就睡。”财主听了恍然大悟,才知道自己偏听管事一面之言,错误地把掌柜打发回家,犯了个大错,当即赔礼道歉,道别而去。

不久,乔致庸以最高礼节再请掌柜出山执掌通顺店。掌柜一则奈不过乔致庸一片诚意,二则也愿就此再显身手,一洗上次被革耻辱。他二次回到归化城,以全副精力和更加细致的精神经营通顺店。

没有几年,通顺店的买卖就翻了身,搞得十分兴隆,还在北面太平街又开了一家店。于是原来的店就叫通顺南店,新开的店叫通顺北店。南店还是以经营百货为主,北店除百货外,主要经营绒毛皮张,营业规模比通顺南店还大。后来,在掌柜的带领下,复字号在归化城的生意进一步扩大,又开设了大德店、德兴店粮行,德兴昌面铺,法中庸钱庄,实力都很雄厚,与包头的复字号遥相呼应,互为声援,在强手如林、竞争激烈的归化城站稳了脚跟。

清朝民国以来,晋商群体的成功故事,固然离不开当时社会发展的大环境,但更重要的是其成功背后的精神文化力量。天下“南七北六”十三省,为什么晋商成功了?对此,改革开放以来的各种研究成果层出不穷,可以说是汗牛充栋。通过这个“一根头发”的故事,印证了“细节决定成败”的道理,反映了晋商刻苦、勤奋、谨慎,为事业尽心尽力的敬业精神。

参考资料:

(1)内蒙古人民出版社,1989年,呼和浩特市群众艺术馆编《青城的传说》。

(2)内蒙古人民出版社,1979年,政协内蒙古区委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《内蒙古文史资料》第一辑,高瑞新、刘静山《包头的复字号》。